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,全文三注-运势化解

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,全文三注-运势化解

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_全文及注释

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原文:

老君曰: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;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;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;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。夫道者:有清有浊,有动有静;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;男清女浊,男动女静;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。清者浊之源,动者静之基;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

夫,人神好清,而心扰之;人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;澄其心,而神自清;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所以不能者,为心未澄,欲未遣也,能遣之者: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;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;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;三者既无,唯见於空。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;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;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。寂无所寂,欲岂能生;欲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真常应物,真常得性;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;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;虽名得道,实无所得;为化众生,名为得道;能悟之者,可传圣道。

老君曰:上士无争,下士好争。上德不德,下德执德,执著之者,不明道德。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为有妄心,既有妄心,即惊其神,既惊其神,即著万物,既著万物,即生贪求,既生贪求,即是烦恼,烦恼妄想,忧苦身心,便遭浊辱,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;得悟道者,常清静矣!

仙人葛翁曰:吾得真道,曾诵此经万遍。此经是天人所习,不传下士。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,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,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。西王母乃口口相传,不记文字。吾今於世,书而录之。上士悟之,升为天官;中士修之,南宫列仙;下士得之,在世长年。游行三界,升入金门。

左玄真人曰:学道之士,持诵此经者,即得十天善神,拥护其身。然後玉符保神,金液炼形。形神俱妙,与道合真。

正一真人曰:人家有此经,悟解之者,灾障不干,众圣护门。神升上界,朝拜高真。功满德就,相感帝君。诵持不退,身腾紫云。

以下为注释译文:

老君曰: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;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;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;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。

此段总的是讲,太上老君教人知道什么是万事万物的根源。世界万物的根源是什么?我们现代人习惯了现代科技的思维模式,对于组成世界的根源往往习惯于用显微镜去探知,殊不知,在显微镜所能显现的分子、原子、质子之外,还有诸多无法为我们所感知的。天地的产生、日月的运行、万物的滋养……,其实都是因为“道”。

道是万物的根源,她是没有形状,没有情欲,她是天地万物的运作长养的唯一操作者,《道德经》中说她“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”。世间万物都是由她所生,所谓 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悟修万物。”她是没有名字的大道之体,因天地万物都为“道”化生,故称“大道”。《道德经》云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寂兮廖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。可以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。”没有她,世界将毫无生机可言,凡是有智慧的人士,应当观察她的永恒长存,向她学习。一要学习她的无形。“外其身而身修,忘其形而形存”。“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及吾无身,吾又何患。”二要做到无情,无情就是无念,就是没有七情六欲,心地才能清静,本性才能永住。第三要做到无名。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名中生出,修行的人,如果能做到舍去有形之身,忘掉肉体之我,即是大道无形之功;能做到一念不动,心地圆满无缺,即是大道无情之功。能做到这些,在你的性海中无一物可思,无一事可言。达到不可名状的元始先天境界,即有无名的大道之体了,到此则万福并致,圆满无缺,常此先天大道必然有成了。

夫道者:有清有浊,有动有静;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。男清女浊,男动女静。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。清者浊之源,动者静之基。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

此段总述了所谓大道的造化,乃是大道中自然而然大道无形的运作,丝毫没有一点自私的作为,这样才能做到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的境界。清、浊、动、静、天、地、男、女,万事万物的生生化化,由本到末的运行,永不停止,人在其境,如果迷于其中,随波逐流,便是生死轮回!如果放下身心,合于大道的清静无为,便是道德崇高的人了。

道有清有浊,有动有静。清为天,正阳之气,上升为天。浊为地,正阴之气,下结为地。有清有浊,指能清能浊,好比水的源头本来是清的,但在奔流的过程中,加入某些因素的变化,就会有的清、有的浊了。道的源头本来也是清的,但在变化的过程中分出了阴与阳,同时也就产生了清与浊。以整体来说称为「道」,分开来说就有阴阳清浊。

动,指动态。静,指静态。有动有静,指能动能静。就像人们有动的时候,也有静的时候。无论你个性再怎么好动,也不能没有静的时候。不论你的个性再怎么好静,也不能没有动的时候。这动静两种特性是同时共存于大道本体之中的。

而「动静」究竟什么意思呢?就像一棵长在路边的植物,看起来一动也不动,够静了吧!但这植物内在的造化却是动的、是活的。如果把这植物内的细微造化过程拍成影片播放出来,那动态连世上第一流的科学家都会大为赞叹的。

天清,指天动而清。地浊,指地凝而浊。好像蛋黄蛋白一样,你把它搅一搅,是分不出来的。但你若把它沉淀一段时间,你会发现蛋黄会一直跑到下面去,蛋白浮到上面来,这两者自然就变成相对。也就是说,这个道的动静清浊,可以两者混合,而也可以两者分离,这个都是大道本自具有的特性之一。分离到终点又混合,混合到终点又分离,这就是道的运行、道的造化。因此「清浊」的名称不可执着。但道理不说不明,若是对清浊还不清楚的话,那就看看「天地」吧!

天动地静,指天地有动有静。男清女浊,大道的一股清气造了男,大道的一股浊气造了女,所以说「男清女浊」。清浊都是道的一部分,只不过特性稍有不同,清有清的特性,浊有浊的特性,因禀性不同,所以男女思想、外貌、行为本来天生就有所不同,这是天经地义的事。但从品格上来说,清与浊没有分高低,因为大道本来就有清浊,你如果硬说清的比较高,浊的比较低,那大道少了一边,还叫道吗!清浊同属一道,在大道中清浊是平等的,所以说男女本自平等,无分高下,只是他们的思想、个性、外貌等,因赋性不同而稍有差异罢了。

男动,男子好动。女静,女子好静。阳气生了男,阴气生了女,阳气好动,而阴气好静,所以男孩子生性都较好动,女孩子生性都较好静,这是普遍的现象。

降本,归于根本;流末,返于末端。这句话告诉我们,虽然人们现在已经和本源有所差距了,但是如果懂得溯本之道,懂得逆流而上的话,每个人都可以回溯到完全一样的本源,就像下游的鱼,可以逆流而上,找到最清澈的本源一样,这才是「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」的真正用意。即经云:“江河淮海,非欲于鱼鳖蛟龙,鱼鳖蛟龙自来归之。人能清虚寡欲,无为非于至道,至道自来归之于人。但能守太和元气,体道合真,万物悉归耳。”也就是说,学仙之人,能坚守于至道,一切万物自然归之。

夫人神好清,而心扰之;人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,澄其心而神自清。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所以不能者,为心未澄,欲未遣也。能遣之者,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;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;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。三者既悟,唯见於空;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;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;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;寂无所寂,欲岂能生?欲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真常应物,真常得性;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;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,虽名得道,实无所得;为化众生,名为得道;能悟之者,可传圣道。

此段主要是讲了要“遣欲”、“澄心”,在做到“无心”、“无形”、“无物”的境界后,还要把“空”、“无”及湛然之“寂”也当作有名之物,遣而忘之,以达到“真常”、“清静”,从而“得道”。所谓得道,并不是指有形有象之道,而是得证虚灵本性圆满无缺之道,得了此道之后,可以应物应事,玄同万物。妙合先天之气,而运化于万物内外,绵绵无尽。

神,此处指人的元神本性,来自无极之中的真阳之灵。心,元气结成的东西。圣人云:“声色不止神不清,思虑不止心不宁,心不宁兮神不灵,神不宁兮道不成。”七情六欲,是识神着了外境而生之贪念,元气所结成之心,本来也是好静,但贪欲之念一起,牵动一心,就不再平静了。此句言人的心神本来清静。都是因世欲之事干扰,而使之不清静。

人的神性有其自然原始的造化特质,这个特质在未受贪嗔情识污染之前称为「清」。但人的心意纷纷,却使它扰乱了,使它的神性偏离了应有的造化轨道,因此称为「浊」。就像我们的心受到某件事情挂碍的时候,身中那份清明太和的气机感受马上就不见了。所以人们的神由清变浊,是谁使然?是心识所造成的!

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感到神昏气暗,睡到十点都不会饱,头脑很重,常常迟到,这都是因为神性渐渐由清转浊的缘故。一个人气如果很清,精神会很好,一到该起床的时间就睡不着,整日神采奕奕。人的气一浊就昏昏沉沉,怎么睡都睡不饱,做什么都没精神,整日无精打采。

老君说「人神好清」,为什么说人神是好清的呢?因为它在清静的气机中最容易展开它的神性,又只要它的造化神性一展开,就能去浊留清,就能使自己的气愈来愈清纯,这便是神性的特质,故曰「人神好清」。

然而这个良善的功能被谁破坏呢?「而心扰之」,是被我们的妄心给破坏了。至于心如何牵扰去浊留清的神性?如何使你的神性变得昏昏浊浊、变得与鬼日近,这是怎么造成的呢?答案就在于人的欲望。什么是「欲」呢?「心」上加一个「欲」,简单的说,就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个「要」!「要」、「不要」都算欲!那是一种「我很想要」、「我没有要到会难过…」等欲望;当然也包含着种种「不要」的意念在内。

你说「要」、「不要」都算欲,那么对明天的行程做一个计划表,这也算欲吗?不算的,因为你在计划之间,没有欲望来袭时的那种强烈冲动,也没有欲罢不能的烦恼牵绊,这种念头通通叫「无念」!对带好恶情绪的念叫「无念」,不叫欲!这个观念一定要辨别清楚,经典才看得懂,也才不会在研究圣贤心法时,堕入顽空之病。

比如一个人连续三天生闷气,你就会发现整个人的精力会不足,气色也会走了样!或是当你盛怒之后,整个人会觉得非常疲累,有时连腰都会酸,背都会痛。可见人们的欲心一动,就立即能耗散我们身中这一股浩然之正气。时间再久一点,你会变得晚上睡不着,白天却起不来,这就是你那安定的精、气、神已经散失大半的证明了。在你身中造化的主轴就是气,气散失了,造化必然迟滞,你的精神必然失调。

好比一个人要得到健康,最起码就是血液循环要流畅,如果你的血管变小了,血液的流动只剩下百分之六十,请问这个代谢效率还可以维持你的健康吗?我想能维持不死就不错了!我们身中的浩然正气也是一样,气散失了、变少了,整个神性的代谢造化功能也迟滞了,去浊留清的功能也降低了,清的留不住,浊的必然增加,所以就愈来愈无精打采,愈来愈昏昏沉沉,这是自然的道理。

有这种情况的人一定常常迟到,上班情绪也会不太好,杂念很多,烦恼很多,因为气一不足就飘荡,气飘荡也等于心情在飘荡,所以心情常常不太好,心情不好又会产生很多渴求,很多「要」与「不要」,就这样走入恶性的循环而无法自拔。这些看起来好像不相干的事,其实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。

总之,心会扰乱人的气血、精神,这绝不是个理论而已,而是非常确切在你身中发生的事实。好比听到一句话你觉得不入耳、不服气,那当下胸口的气血发生了什么变化?不服气时必有一个感觉在胸中变化,那个感受让人不舒服,不然你怎么知道你不服气?这不是你在头脑里面想着「不服气」三个字而已,事实上这三个字你并未想象,然而你内在有一个非常不舒服的感觉正在发生,是那个感觉代表你的不服气,是那个感觉让你不舒服。所有的情绪都是这样,情绪并非只是一个想法而已,最重要的是一种动荡的感觉。

如何让我们的心、神重归清静呢?去除七情六欲,内守元和自然之气,内心自然而然就会安静,七情六欲就不能存在。古仙云:“欲从心起,息从心定,心息相依,息调心静。” 所谓不被贪嗔对待及分别知见所捆绑,是要对「胸中」任何正在升起的感受,不要加以分别取舍,只是看着它自在的发生,看着那股能量自在的来去,就像站在山头看着云雾在山头升降一般,投入其中,只是不与云雾有什么罣碍而已。所以「遣其欲」要从哪里遣呢?若比较「胸中感受」及「脑中思考」这两者来说,关键在于正了「你对胸中感受的知见」,这点分别知见若能透过观照加以导正,则脑中多如牛毛的飘荡思緖,将不平而自平矣。

凡事要成功必要找对方法,「欲」是一种感觉上的知见,因此要遣去你的欲,要从正了感觉上的知见来着手,虽然这样听比较不容易懂,但是只有这样做才是有用的。

只有导正你对胸中感受的知见,才有可能使你从「欲」的捆绑中解脱出来。而不是一直在脑中告诉自己,这个不对、那个不该、我不能如此…你这样一直告诉自己,并不是没有用,而是只能得到短暂的作用,最后你不是感到内心无比的矛盾,就是觉得老是在欺骗自己,以至于澈底的失败。

不能遣除欲望的人,心就乱,能够遣除欲望的人,心就静。接下来我要来解释什么叫「静」。经典所谓的静,不是举止动静的静,而是顺着本性才叫静,静与动相对,「顺性曰静,逆性曰动!」静就是顺着身中本性的自然律动叫做静,违反这个本性的自然律动一概叫做动。好比太阳从东边起来西边下去,你说它是动还是静?这就是静。因为它没有一点点人为的造作去破坏原有的规律。同样的,人心的静,也是指那自然的规律而言。人心可以思考、可以计划、可以谋略、可以感觉…,这都属于人心的自然功能的一部分,它本来就该这样。如果人心顺着它应有的功能来运作、来思考、来感觉,我们说它是动还是静?是静!

六欲,指六根,六根指眼、耳、口、鼻、心、意。欲,染著之貌,情爱之喻。观境而染,谓之欲。所以眼见耳闻,意知心觉。世上之人如果能断其情,去其欲,澄其心,忘其虑,而安其神,那么六欲自然而然就会消灭不能存在。三毒,指身、心、口。人有身时,身有妄动之业。心有妄思之业,口有妄语之业,又说三毒为三尸,上尸彭琚、中尸彭瓒、下尸彭矫。上尸好华饰,中尸好滋味,下尸好淫欲。人若能断其华饰,远其滋味,绝其淫欲,去此三事,就能使三毒消灭,三毒既灭,就能神如气畅,自然清静。

所以不能者,所以不能够做到的,指人心被名利、声色、滋味等所动,性乱情惑。为心未澄,指心不能澄清。欲未遣也,指欲不能去除。此句言人心迷惑未断,心有所染,不能穷尽妙理。

人能断情、绝贪、去欲,即无三业之罪,使心处于形内,不能够从外形上看到心内世界,心无其心。即无心可观,无心可观则无所用,无所修,就达到清静之道了。

形由心主宰,心由形表现出来。形无主就不能安静,心没有形象表现出来就不存在,心处于内,形见于外,内外相承,不可相离。心离开形体,叫做无心。无心,也就无形,所以叫做形无其形,形无其形就合于道。老君曰:“吾有大患,为吾有身。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。”

物,道之妙用,非世间的一般物体,五行造化谓之物,块虚然有凝谓之形。凡是有形质的,都是后天之物,物无其物,谓之真,真空也。《道德经》云:“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”又云“恍兮乎兮,其中有物。”此句言修道之士,应当认取先天恍惚中的真物,而放下后天有形的假物,如此才能修道成真。

三者,指心、形、物。空,道之用。此句言凡夫俗子,都执着身、心、外物三种东西,而学道的人,又常常执着外面的法界,内里的元神,远处的神通,以至“凡”能证“圣”,“圣”不能证“神”。如果能摒弃这些,使大道赋予了神性,即可超凡入圣了。再进一步修炼到“圣而不可知谓之神”的高上境界,即是真空的境界了。

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:空,真空。空有两种形式,有大空,有小空。此二空具无则自然不染正性,以成真道。观空也空,大道无象,空也有空象,应把此空象也加以忘去,则真空之境更加真实。空无所空,凡居有质,都凭借大道而成形,一切物类,都是从道产生。大道坦然常存于物,非为断灭也。

所空既无,无无亦空:大道没有穷尽,修道到了空也没有处所之后,空也没有了。如果仍然有空,就不能达到无空的境界,再进一步做到无之又无,就无也不存在了。

无无既空,湛然常寂:无无,无执。世间万事万物,都归于无,功夫到了无也没有的地步,就万法都空了。达到湛然而又圆满的真体,即成真道了。

寂无所寂,欲岂能生:寂到了尽头,连寂都不存在了,就到了无为、无事、无欲的境界,自然成道了。

欲既不生,即是真静:真静,自然无欲。求静必先遣欲,有欲则患生,无欲则无忧,无忧则可进入真静。

真常应物:真,体无增减谓之真。常者,法也。常能法则叫真常之法。法则真常应物,随机而化导众生。“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”,“感而遂通”依旧“寂然不动”。才能真常应物。

真常得性:凡欲得成真性,须修常性而为道性。得者动也。动其本性,谓其得性。

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:“事来则应”常应则无所不应。常者道体也,应者灵机也,言道体可以随机而应万变。“事去则忘”如浮云过空,云过则天又清又静。可知,不管天之有云无云,而天体本静,不管心之有事无事,皆可常若无心,无心之心,是为道心,是为真心,真心乃清静无染之心,也即可应万境万变而永恒不变之心。举个例子:就像收音机一样,频率如果差一点,就很多噪声;频率如果对了,音质就非常的清晰,能够清晰的去执行它的发音,这就是真正的「清静」!清静乃是最活泼、最畅然、最明白四达、没有一点习性的噪声干扰,这才叫做「清静」。若以为什么讯号都必需没了才叫清静,那么这台收音机也可以丢了!

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:真道,指清静之性。真,即为道。此句言经中不言,令人须假性修,渐进而成真。

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:此句接上句,言既入真道,名悟修真。炼凡成真,炼真成神。

虽名得道,实无所得:虽然从名目上说,似乎是得到了道,但其实道为天地之本原,宇宙之原动力,大自然之规律。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怠。自本自根,未有天地,自古以固存。先天地生而不为久,长于上古而不为老。太上无极大道,本无得无失,无形无象,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,搏之不得。故曰实无所得。

为化众生,名为得道:化,返以守神谓之化。化,迁变之义。逐换应见之名,化别种种,应见容仪。有无莫测,透化时人。透化者,指事为喻。恒劝开悟教道之名。普令后学之人。舌恶从善,惜身保命。故要归于圣教。只有太上西化流沙,八十一国,亦法视相,或见大人,身千丈;或见小人,身长丈八。变化无方,易形改号。或曰金仙,或曰梵仙。随方设化,同体异名。教人修道,去妄成真。乃立清静之教,是为得道。

能悟之者,可传圣道:悟,觉,犹通。此句言凡学仙之人,若得真理,则不以西竺东土为名,分别六合之内,天上地下,道化一也。若悟解之者也不以至道为尊,也不以众教为异,也不以儒宗为别。能悟本性,非分别所得。但能体似虚无,常得至道。归身内修清静,则顺天从也,名合人事,可以救苦拔衰。以此修持,自然清静。人能清静,至道自来,不求而得,不学而成。清静自然,至道归身,所以说可传圣道。

老君曰:上士无争,下士好争;上德不德,下德执德。执著之者,不明道德。

上士,有修为有涵养的上等智慧的人,是上德派生的。下士,指修为涵养各方面都次于上士的人。争,求静,执有之意。此句言有修为有涵养的上等智慧的人,不与外界争胜争强而自强。你看那两三岁的小孩在划拳,赢也高兴、输也高兴,一点也没有受到轮赢的捆绑,这就是「无争」。这是上士所获得的福气,而下士由于一味争取身外之物,而失其内在真性,终使神丧气绝,一无所获。就如同两个小学生在划拳就不太一样了,输多了就会有点生气了。而两个成人喝酒划拳,划到吵架的,也有划到相杀的!在办公室里也常看到两个人互不顺眼,一句来一句去,刺激来刺激去,想让对方难看!可见那争胜的心,年纪越大捆绑越深。

德,是道所表现出来的,通于道。经云:“道之在我即为德。”又云:“德者德也。”德的体性特征都同于道,道无形无象,含而不露,空虚而无迹象,却无所不有,无所不在,无所不为,无所不成。生育天地,运行日月,长养万物,却不自恃、自彰。这种特征表现在人身上,就叫“上德”。上德和常德一样,是内在的、实质的,无形的、自然的,而不是外在的、表面的、形式上的东西。因而,无形的道是大道,无形的内在之德是上德。而下德之人,一味追求有为之法,漂流于形、情之间,自以为是,无法突破小我而进入无我的高尚境界。古人说:「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」上等德行的人心地磊落坦荡,而下等德行的人总是计计较较、哀哀戚戚!这都是争得失、争声名的执德的心态所造成的;这个社会上大家总是追求鹤立鸡群,追求出类拔萃,这「好名」的心态坚不可摧,就是这里所说的「执德」。

执着之者,不名道德:执着,指执德、下德。道德,指通变无方,存亡自在,应见即用,能尊能贵,悉皆自然。此句言下德之人,故执诸相,行流涉于有为,是不懂事理,不懂道德的人,不能得道。例如:贪求名誉是不好的事,这是很容易懂的。但追求出类拔萃、追求被众人肯定,到底里面有没有隐藏着贪求名誉的成分呢?实际上大多数的人在努力的追求一个高远目标时,心中常隐隐约约怀着好名的贪执在里面!也就是想要让人家看得起的心理。

你会问说:「尽力的在社会上努力,追求更超越、更美好的生活,不应该吗?」这当然是应该的。譬如:专心的研究科学,这可以让社会更好,当然是应当的,但在这个努力不懈的过程里面,不要隐藏着邀名、邀功、邀利的心在里面作祟。

很多人穷一辈子精力去追求一个目标、一个什么奖,甚至还有人用尽各种巧诈的手段要去获得,这就隐藏着不净的因素存在了。这到底是在贡献人类,还在偷名?你也听过大学教授偷学生的著作,或抄别人的著作来达到创作来提升自己,这就是「下士好争」与「下德执德」的手段。

因此在所谓有志节、有程度、有勇气的表象下,常常是夹带着好名、好位等不为人知的不净心理存在。想指出这类的病,却又惹得大家振振有词的反驳,所以说「执德」是特别难治的病。

常看到人们用得理不饶人的态度,来批评一些犯了一点点过错的人,以便显示自己的正义感;或是有些自律甚严的人,对于别人的一可点错误,便显现得无法容忍,满脸的不屑,这不也是过了头吗!

为什么老君叫我们不要执德,要放下?原因是当我们在执德时,情识也正在奔动,周身造化也正在改变,你正以这种贪执的方式,在杀伤你的生生之性,虽然这种贪执义正辞严,但依然是走向消亡之路,不是走向返本还原之路。执着「德」与执着「不德」的情识皆伤本性,所以修行要学习在你的内心上,把「德」与「不德」的执着皆放下,因为它们都是对待,皆伤本性。

此段总讲了人能安分守己,善保自性,摒去一切尘障,乐道抱德,自然灵性升华,福寿无边,切莫执着一事一物而自困愁城,成为一个不明事理,不能自拔的人。

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为有妄心。既有妄心,即惊其神;既惊其神,即著万物;既著万物,即生贪求;既生贪求,即是烦恼;烦恼妄想,忧苦身心;但遭浊辱,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,得悟道者,常清静矣。

妄,动。情浮意动,心生所妄。动,乱思,因妄乱了本性。此句言一切众生不得真道的原因,都是被情染意动。妄有所思,思有所惑。意动其思而妄生于心。人一旦有了妄动之心,自然不能清静,又说妄动即亡。都亡失道性。所以说逐境而感情妄动,不能得到真道。

惊,指心之极畏,不只指尽惊。惊有两种情况,一指内修清静,忘了形而惊其神;二指外习事情,劳于心而惊其形。此句言既惊其形体,内诱自然惊于其神。要想心神安静,就要外欲不生,欲不能生,自然清静。

所以一个人若常常有妄心,心情常常起伏,他的精神便逐渐耗散,久而久之,每天都会觉得很疲惫。好比一个人如果连续三天心情都处在极不好的情况下,三天后他必然会感到心力交疲的。这就足以证明,人的妄心确实会扰乱周身的造化,会扰乱我们的精气神,以及我们的本性。

人如果惊其神,外就有所著于境,内里就失去正性,也可理解为道贵守一,不可著于万物而惊其神。

既著万物,即生贪求:贪,过分追求、偏爱。有两种情况:一是贪于世事,外求华饰欲乐,这种情况为阴咎,不合于阳,就不能清静,是为沉滞;二是贪于进修穷寻真理,坚求至道,这叫内贪。这种情况属于阳,能体道合真,自然清静。该物若能带给你一种很好的感受,因你对感受有贪求,所以下次你就会一直想追逐该物,以换得这种好的感受,这便是着于该物而生起贪求了;反过来说,如果该物所带给你的,是一种不好的感受,那么下次你就会因该物的出现而感到不安,最后你会想把它去之而后快。

既生贪求,即是烦恼:贪求外事,要渐渐断除;贪求内事,要勤勤修进。虽然是内求至道,也不可以固执,如此也能生烦恼。这里的烦恼也分两种情况,有轻重之分,一是轻烦恼,二是重烦恼。轻烦恼是贪求至道,这种情况也生烦恼。二是外求世法,名重烦恼。轻就合阳,所以叫清,重即合阴,所以叫浊。虽然分了轻重,但两者之间有是相对的。贪就会生迷惑,但是要舍重弃轻,内守元和,湛然不动,所以叫怀道抱德了,自然而然就淳朴了。

烦恼妄想,忧苦身心。便遭浊辱,流浪生死。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:浊,染。辱,污。流浪,指反复。苦海,苦的大海,海指大。此句言人的身心逐于外物,忧苦自然而然就产生而扰乱自身,在生死之间反复,永远不能脱离轮回,流浪于苦海之中。忧苦的事不能够休止,都是出自人心造作的。学道的人,都内守其一外除其思。圣人云:“存三守一。”但守其身,必存于三。所以《西升经》云:守身不失,常存也,专守其一,不生妄想,即免于苦海,沉沦忧苦,不著于身。心自然解脱,自然清静。

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。得悟道者,常清静矣:真道是常存的,无时不在,不生也不灭,她外包天地,内入毫芒。运行日月,长养万物,人能悟解,自然而得,得的不是外在的东西,而是道。所以太上说,人能觉悟,悟则本性谓之得道也,所得到的道不是大道,大道是难求难得的。经云: 道本无形,莫之能名,得悟之者,惟己自知。”善人常能守于清静,都是得到真道的人。

此段总讲了众生所以不能得道的原因,是由于妄念之起,贪求身外有形之物,大伤自己精气神,以至流浪生死,常存苦海浊辱之中,受苦受难。如果一心向善,修炼真常之道,一旦了悟大道的规律,修之不辍,自会有成,以达到常清常静,有至乐而无苦难的真常境界。

仙人葛翁曰:吾得真道,曾诵此经万遍。此经是天人所习,不传下士。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,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,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。西王一线乃口口相传,不记文字。吾今于世,书而录之。上士悟之,升为天仙;中士修之,南宫列官;下士得之,在世长年。游行三界,升入金门。

左玄真人曰:学道之士,持诵此经者,即得十天善神,拥护其身。然后玉符保神,金液炼形。形神俱妙,与道合真。

正一真人曰:人家有此经,悟解之者,灾障不干,众圣护门。神升上界,朝拜高真。功满德就,相感帝君。诵持不退,身腾紫云。

这一段是述及《清静经》的出处以及妙用。我们就不再累述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