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清超度亡灵

三清超度亡灵

道教三清,即玉清、上清、太清。三清是天人,是天道众生。天道是六道之一。因此,三清是六道众生,没有得到究竟解脱。

三清超度亡灵-第1张图片-鬼八卦算命网

请教个人三清山旅游

我的百科 我的贡献草稿箱yuanshi810 助理 三级(517) | 我的百科 | 我的知道 | 我的消息(0/5) | 百度首页 | 退出

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

添加到搜藏 返回百度百科首页 编辑词条 三清山目录

地理位置

基本介绍

道教文化

地质演变

主要景点

基本评价

名花介绍

主要古树

名贵药材

珍禽异兽

主要美食

自然遗产

名贵药材

珍禽异兽

主要美食

自然遗产

[]地理位置

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、德兴两县交界处。它的地理位置是北纬28°54’、东经118°03’,紧靠浙赣铁路干线。古为饶、信、衢三州之会。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.9米,因山有三峰,名为玉京、玉华、玉虚,如三清(即玉清、上清、太清)列坐其巅,故名。三清山南北狭长,约56平方公里,由于长期地貌变化,形成了三清山别具一格的奇峰怪石、急流飞瀑、峡谷幽云等雄伟景观。

三清山东距浙江衢州144公里,南距福建武夷山市115公里,西距上饶市78公里,北距安徽黄山市263公里。景区总面积220平方公里,中心景区71平方公里。

玉山县城是距离三清山最近的城市,是三清山旅游服务中心。

[]基本介绍

三清山为历代道家修炼场所,自晋朝葛云、葛洪来山以后,便渐为信奉道学的名家所向往。最先在三清山修建道观的为唐朝信州太守王鉴的后裔。唐僖宗时(873~888年)王鉴奉旨抚民,到达三清山北麓,见到此山风光秀丽,景色清幽,卸任后即携家归隐在此。

到宋朝时,其后裔王霖捐资兴建道观,成为道家洞天福地。延至明景泰年间(1450~1456年),王霖后裔王祜又在三清山大兴土木,重建三清宫。从登山处步云桥直至天门三清福地,共兴建宫观、亭阁、石刻、石雕、山门、桥梁等200余处,使道教建筑遍布全山,其规模与气势,可与青城山、武当山、龙虎山媲美。因此,三清山有“露天道教博物馆”之称。

三清山风景名胜资源丰富,种类齐全,规模宏大,景点众多。全山依自然地势,可分为五大景区(按景点分布可分为七大景区)。 1988年,三清山以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,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。

[]道教文化

三清山的兴衰沉浮,始终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。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,葛洪在三清山拥有特殊地位。

据史书记载,东晋升平年间(357-361) 年,炼丹术士、著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,著书立说,宣扬道教 教义,鼓吹“人能成仙”,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。尤其是那口丹井,历时一千余载,依然终年不 涸,其水汪洌味甘, 被后人称之为“仙井”。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“开山始祖”,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。

时至唐朝,道教被朝廷奉为国教,士穿行往返于大江南北,三清山的道教也随之兴盛起来,香火不断,朝山香客络绎不绝。唐(周)圣元年(639)年,朝廷为了加强统治,割衢州须江(今称为江山市)之南乡、常山之西乡和饶州弋阳之东乡,设玉山县,遂将三清山划为玉山县所辖。其后,方士将化缘所得,在葛洪结庐炼丹之处营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–老子宫观(此观被称为“三清福地”),进一步巩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。

北宋宁真宗笃信道教,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。此时,在三清山一带开始出现成批 的道教建筑。方士们为了纪念葛洪开山之功,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观,内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书石像;同时建起的还有福庆观、灵济庙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方士们在天门峰的悬崖之上,用天然花岗岩雕干砌成一座六层五面的风雷塔,此塔历尽千年风雨,至今巍然不动,被誉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中的一颗灿烂明珠。

元时,朝廷把道教当作控制汉民族的思想武器,道教进一步受到重视。此时三清观内出现了 信奉全真派的方士(出家), 他们专门从事道教活动,多时达几十个人;更多的方士则信奉正一派派(不出。家),他们受道教经典戒规约束,谙熟各种醮祷仪式,在民间从事道教活动:一为从事阴事,超度亡灵, 如做功德、关殓等;一为从事阳事, 如打醮等。据元人鲁起元在《游三清山记》中说 , 此时三清山正在大动土木,扩建三清观。观内供奉石刻石仙君、葛仙翁、李尚书、金童、玉女、潘元帅神像;山上景物、地点也以道教称谓命名,如仙人桥、雷公石、判官石等等。

明太祖朱元璋特别推崇道教,张天师为全国教主,贵溪龙虎山遂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。三清山距龙虎山仅300里,近在咫尺,传教、化缘的方士来往频繁,联系也极为密切,三清山的教务活动几乎直接在张天师控制之下进行的,此时山上朝拜之风极兴盛,散居于赣、浙、皖、闽的方士和信徒,每年的八九月份,都要组织香会“一年朝三清,一年朝少华”。他们结队而行,以三清神像和旌旗开道,点燃香烛,抬着猪牛羊各种祭品,并鸣三眼铳助威,配以鼓乐,吹吹打打,浩浩荡荡向三清山进发,每日多则上万人,少则几千人。

明朝为三清山道教活动的鼎盛时期。山上的道教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。至景泰年间,山上已经建起龙虎殿、方士羽化坛、玉零观、纠察府、演教殿、九天应元府、潘公殿、方壕上、天门石坊、飞仙台、流霞桥、石阶“众妙千步门”、“冲虚百步门”等建筑,并重建三清观,改建三清宫。明代的宫宇建筑十分独特:前后两进,座北朝南,以山上花岗岩雕凿干砌而成,石梁石柱,四周配以石墙,内供玉清,上清、太清三尊石雕石刻神像130尊,摩崖题刻45 处。

[]地质演变

三清山山 体南北长12.2公里,东西宽6.3公里,平面呈荷叶形,由东南向西北倾斜。由于处在造山运动频繁而剧烈的地带,因此三清山断层密布,节理发育,山体不断抬升,又经长期风化侵蚀和重力的崩解作用,形成奇峰矗天,幽谷千刃的山岳绝景奇观。三清山东险、西奇、北秀、南绝,美在古朴自然,奇在形神兼备,仙灵众相,维妙维肖,邀游于清虚之境,出没于云雾之中,古为道家福地洞天。山上奇峰怪石不可胜数,云雾宝光叹为观止,珍树仙葩世所罕见,灵泉飞瀑与丹井玉液媲美,幽谷溶洞为腾蛟起凤卧虎藏龙之所。历代宫观建筑与雄险奇秀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,异彩纷呈,钟灵琉秀,故有“天下第一仙峰,世上无双福地”之誉。

三清山神奇壮丽的景观是与适宜的地质、气候分不开的,是地壳运动对地质作用长期变迁的产物。三清山在地质史上经历了14亿年的沧桑巨变,曾有三次大海侵和多次地质构造运动。

第一次大海浸发生于14亿年前的中元古界。那时三清山地区的地壳运动正处于“地槽”沉降阶段,海水浸没达4亿年之久,沉积数千米厚的双桥山群的复理式海相碎屑岩,并夹杂有海底火山喷发物。在“晋宁运动”后,才结束了地槽式沉降历史,地壳开始逐渐回返上升,出水为陆,三清山地区进入相对稳定的“地台”阶段。此后地壳仍有升降,只是沉降速度和缓,范围广阔。

在距今6亿年前的震旦末期,发生第二次大海浸,海水浸没达1.6亿年之久,一直延续到奥陶纪末期,沉积4000多米厚的浅海相砂页岩和碳酸盐岩类,并含有三叶虫、笔石和海绵等海相古生物化石。以上两次大海浸,曾使三清山本部变成一片汪洋大海。后经奥陶纪末期的“加里东第一幕”造山运动,三清山从此完全脱离海水环境,不再接受沉积。

在距今4.4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,虽发生第三次大海浸, 但海水仅到达三清山东南角的边缘部分。直到1.8亿年前,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,三清山区域内发生异常强烈的造山运动,即燕山期运动,并伴随有大规模的酸性岩浆浸入活动,从而奠定三清山构景的地质基础。

在距今二三千万年前的年代里,相继发生喜马拉雅期的造山运动,即新构造运动,山岳大幅抬升,伴随水力侵蚀作用的强烈下切,使地势高低差悬殊。由于三清山的地质环境正处于造山运动既频繁又剧烈的地段,所以断层密布,节理发育,尤其是垂向的断层和节理特别发育。山体不断抬升,长期风化侵蚀,加上重力崩解作用,形成了峰插云天,谷陷深渊的奇特地貌。三清山风景区的形成,可说是天工造物,大自然的杰作。

[]主要景点

主要景区:南清园景区、万寿园景区、西海岸景区、三洞口景区、石鼓岭景区、玉京峰景区、西华台景区、玉灵观景区、三清宫景区

三清山九大景区:南清园 万寿园 西海岸 阳光海岸 玉京峰 三清宫 西华台 三洞口 石鼓岭 玉灵观

三清山十大绝景:司春女神 巨蟒出山 猴王献宝 玉女开怀 老道拜月 观音赏曲 葛洪献丹 神龙戏松 三龙出海 蒲牢鸣天

金沙镇在三清山东北方向,是三清山的东大门,亦是三清山东部景区的起点。东部景区以水和远眺景色见胜。自金沙镇向西,即为冰玉洞、冰玉洞瀑布。沿山路向南,小龙潭、玉帘、石门、吊桥等奇伟幽险,各具风姿的瀑布,排列其间。此处向上眺望,可见玉京、玉华、玉虚三峰峻拔而立。向南则可远见玉台女神、三排尖、巨蟒出山、三龙峰诸景。

从东部一条古老的磴道步上4公里,即到中部景区的风门(又名玄关)。中部景区以石、松、云及古建筑、古石雕著称。在风门抬头东望,银瓶石顶端有天生石指,称为神仙指路,由此上山2.5公里,经千步门、百步门,到天门。一路可观赏清都吊桥、桂冠岭、结须岩、天宝石、神仙晒银、醉罗汉、望天蛤蟆、仙果石等怪石奇景。登上天门,即进入三清福地。三清福地为三清山的中心,海拔1460米,三清宫建于此。周围有风雷石塔、灵济庙、龙虎殿、飞仙台、方士羽化坛等古建筑。三清宫有路直达最高峰玉京峰,相距仅2公里,为观日出最佳处。三清宫附近为平顶松荟萃之地,形态各异。如虬龙飞腾、华盖张开、凤凰展翅、连理同根。云雾时飘时散,似在天上仙镜。

由三清福地的飞仙台而下,沿水乐坑石磴西下,便到了西部景区。西部景区以山峰、瀑布、古树称奇。有形象逼真的石峰,如雄狮滚球、百鸟朝凤、墨熊石、夜莺石、鹿角石、鸡冠石、合欢峰等;有宽约40多米、落差20余米,宛如白玉屏风的八磴龙潭瀑布;有高达30多米、似红锦高悬、艳丽无比的二桥墩红瀑;有罕见的华东黄杉、福建铁杉等名贵树木。真是目不暇接,流连忘返。

从坪溪沿南清溪而上,抵梯云浦,是为南部景区。南部景区以峰峦造型奇特、形象生动逼真闻名。在梯云浦,可观看山景,形似观音听琵琶,沿梯云岭上攀约2.5公里,到达梯云岩,近有观景台,四周山景尽收眼底。如鸽峰、猫峰、猿峰、狐峰、魔头峰、韦驮峰、朝天峰、火炬峰、跃鱼峰、双龙峰、龙门峰等。由此再上行1.5公里,过了栈道,登上玉台,即见高达80多米的三清女神峰。它端坐于玉台之下,形象逼真,实为天工造物之奇迹。越过游云峡,到达玉皇顶,奇峰林立,峰下有三龙出海峰,玉京峰亦高耸可见。最奇特的是东北有高达100多米的巨蟒出山峰,引伸头部,高昂而视。其形其景,令游人驻足观赏。南部景区集三清山风景的精华,切莫遗漏。

三清山近年来开发北部景区,并新建南北景区的通道,并大量建有各种旅游设施。从玉山县上山,可很方便的通游全山。然三清山地广人稀,以参加旅行社或结伴同游为宜。

江西的三清山,自古有“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,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”之美誉。行走在山间,飘飘荡荡中体会着像鱼儿游弋般的欢畅…… 到三清山的当天,遇上了三清“著名的”雾天。没有滴滴答答的雨点,却是细蒙蒙的水气充盈天地之间,无须撑伞,但方圆可见度只有5米左右。这样的天气里去了南清园,一路上,山木葱郁,挂着点点晶亮的水珠,耳边溪声咆哮,喧洒雨季的流畅。 虽然恼人的雾让人无法全睹三清美景,但间或跳出来的参天怪石,石中奇树,不免让我对隐在雾中的山景,有了期待。是夜,在半山就宿。梦里也在期盼,明天能放晴,让我一睹三清的真面目。 早上是被一道明亮的阳光照醒的。云雾散开了,满山的杜鹃在那一刻也开了。天空像海,杜鹃就像海里的珊瑚。天地清朗,万壑毕现,每一条山的线条,都清晰地呈现眼前。发现面对着的,是一幕精彩的剪影。这个叫南天门的地方,果然非同凡响,峰顶之上,怪石云列,形状各异。其中最为逼肖的是一尊老道。道髻高挽,宽袍大袖,面对日月,若有所思。在巨大的造化神功之前,个体显得如此渺小。一阵风过去,感觉自己像一条鱼,飘飘荡荡,不知那风将把我吹向何处。道家尊奉的庄子在濠上观鱼时,面对惠施逼到墙角的追问“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”,悠闲地用一招太极绵掌将之化为无形:“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”这个故事名闻遐迩,就像他的另一句名言:“天地与我并生,而万物与我为一。”这后一句与前者其实是浑成一体的,也是这个在“好鬼神”的宋国长大的梦想家一生最大的梦想。在这一刻,在这三清之巅,我体会到了这种梦想的快乐,体会到了鱼龙混杂的快乐。 庄子不知道是不是来过这里。很多年前,道教的那些祖师把这里尊为圣地,也许是因为他们终于在像鱼一样的游弋恍惚里体味到庄子的境界吧。 往西海岸一路西行,过了“负松思过”,忽见西天空阔,群山逶迤,气势磅礴。栈道曲折,渐行渐高,全在悬崖绝壁间。不经意拐过一个弯,猛然间但见绝壁高耸,矗立于前,高入云端。且似一道极宽的铁幕挂在你的面前,摄人心魄,压得你透不过气来。这就是三清山最令人惊叹的西海岸。 “晴则千山万山,势若骏马,皆驯伏趾下;阴则卷雾惊涛,状似蛟龙。”走在西海栈道,一边是岩石如刀,万仞壁立。另一边是崖底,森森密林,宛如绿海。时见异峰突起,犹如海中浮出的小岛,荡漾其间。人游海岸,若走刀脊。导游描述说,西海是看云海的绝好之处。云涌起时,如堆雪飘絮,天地只见苍茫。惟有碧峰数座点缀其中,随云波起伏,实在是美景无限。平时,由于栈道海拔太高,可以看到苍鹰翔于脚底,一呼之下,万峰应和。天地之苍茫,也只在此了。正走着,云雾又涌上来,遮住了那些火一样的杜鹃。我又在湿淋淋的云海里漂浮。等到这一团云被清风吹散,那些火一样的杜鹃也变得湿淋淋的,漫山遍野,它们长得更欢了。 这一路都像是鱼儿在水里游弋。累了,靠在石头上,石头在我的掌心里慢慢温润,像是有一株珊瑚就要从里面悄悄探出脑袋。风在这一刻拂过发际,忽然觉得自己可以明白它们的呼吸,它们的体温,它们深埋的心事。在庄子的世界里,有许多“御风者”,那该是种像鸟儿一样自由快乐的境界,但庄子依旧对他们“犹有所假”地不满,是啊,又有什么比浑无所待物我相融更快乐呢?有时候变成一阵风,漂浮在天地间,累了,就变成一块石头,静静谛听。在这美丽的山巅,这样的快乐渐渐可以感觉。 西海岸尽头,一条石阶蜿蜒向上,好似通到天际。石阶的尽处,就是三清山的北线,三清宫了。 史书记载,东晋葛洪曾在山上宣扬道教教义,成为三清山的“开山始祖”、三清山道教第一位传播者。到了唐宋,道教大盛于世。三清宫是宋代初修、明朝重建的遗址。岁月流逝,如今这座曾“殿由风扫、门被云封”的道观,看上去是那么的寂寞简陋。 殿前有一道石头牌坊,不知多久之前所竖,上面用丹笔写着“三清宫”。旁边是一块硕大的巨石,巨石和殿前的香炉一起陪伴着沉默的主殿。殿身由砖石块搭成,走进去,三清宫的地面至今还是泥地,共两层,佛道齐聚,老子和观音是供奉的神像。 往殿东步行15分钟,到了天门峰东的悬崖之上,有一座用天然花岗岩雕砌成的六层五面的风雷塔。据说三清宫周围的建筑都暗合八卦之象,此塔正处风门,为镇雷之用,风雷塔的名字由此而来。历经千年风雨,至今巍然不动,这尊造型古朴的石塔被誉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的一颗灿烂明珠。和三清宫一样,它掩映在美丽的松树里,像是时光无意的点缀,像是这座仙山上从来就有自然生成的一部分,就像那些石头,那些松树。这份寂寞也许倒会让庄子喜欢的,在他的心目中,人间的一切,如果能和自然融为一体才是正道,建筑也好,神像也好,可有可无,概不例外。 松立千丈之壁,松树造型奇特,黄山迎客松造型比比皆是,很多松枝被风雨磨成弯弯曲曲的了,松叶冠盖却依旧苍翠,在后山,我看到了号称三清山最美的两棵姐妹松之一,可惜岁月无情,松树已经枯死,只有留下的枝条在蓝天的衬托之下,诉说它昔日的风姿。 这一切在庄子看来也是自然的吧,“圣人无名,神人无功,至人无己”。庄子的想法在许多人看来太过超脱,然而在这与世无争寂静而生机勃勃的三清山,你便能静静体会庄子无限心仪的“藐姑射山”的仙境,那里居住着他热爱的圣人、神人、至人,皆以追求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为根本。三清山,藐姑射仙境也! 旅游须知 交通 坐火车至浙赣线上饶站,出站即可换乘直达景区的中巴车。

如自驾车,从311国道或沪杭高速,转杭京衢高速至江西玉山北拐,达景区.

建议你往四股桥—紫湖方向去,现在这条路线已经修的相当的好了,如果往西商苑去会有很多的盘山公路。

交通信息

一、从玉山到三清山:

玉山火车站外有中巴,从早上6点到下午4点左右都有车,票价15元(可以尝试把价格还到10元),路程47公里,路面为柏油和水泥路面,路况良好。

在玉山汽车站也有班车,约1小时一班。但随意性大,人不满不开,沿路揽客,往往在路口还要停上10分钟。

玉山市内最常见的交通方式是人力三轮车,近路如从火车站到汽车站只要1元。请备好零钱,以免车夫借口没零钱不找零!

建议直接在火车站乘中巴。

玉山——外双溪(三清山南部),每40分钟一班中巴。

玉山——金沙(三清山东部),从早上7点开始,每小时一班中巴。

二、从上饶到三清山:

从上饶到三清山车次没有玉山多,但也有汽车前往。上饶火车站来往车辆较多,上海和昆明、九江、长沙、南昌、福州、厦门之间,广州和南京、宁波之间,厦门和北京之间的列车都经停上饶。而且广州、鹰潭、南昌还有列车直达上饶。

上饶——三清山,有临时性的依维柯。

三、从衢州到三清山:

一天只有一班中午的汽车。也可在火车站旁乘到常山方向的汽车,到常山再换车。常山有到三清山北山(北面入口)的车。

衢洲——汾水(三清山北部),每天一班中巴。

[]基本评价

揽胜遍五岳、绝景在三清

——苏东坡(北宋文学家、豪放派诗人)

云雾的家乡、松石的画廊

——秦牧(现代著名散文家)

问渠哪得清如水,唯有源头活水来

——朱熹(南宋诗人、哲学家)

登殿步虚升太虚上之无上,入门求道悟真道玄之又玄

——孙元贞(明朝兵部尚书)

三清山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精品之一,是全人类的瑰宝

——保罗(美国国家公园基金会主席)

[]名花介绍

三清山花开四季,其主要品种有杜鹃花、天女花、木海棠、瑞香、红茶华、玉兰、樱花、梅花、含笑、凤仙、萱草、二

月兰、蕙兰、吊兰、独蒜兰、水晶兰、黄精、百合花、山桃花、六月雪、扁枝越桔及野牡丹等,种类繁多,色彩各异。

其中最珍贵的是天女花,天女花是世界珍稀花卉,也是三清山群芳之冠,花瓣洁白如美玉,重瓣厚质,细嫩晶莹,花蕊

赤红,香型馥郁,经久不散。花名为“天女”,可见其天资丽质不凡。数量最多的是杜鹃花,品种有云锦、猴头、紫丁香、鹿角、马银花、映山红等十九种。猴头杜鹃满山都是,司春女神至玉台一带已经成为杜鹃林,大的高达数米,直径40余厘米,树龄达1700多年,实属罕见。花开时节,如团团彩云,沿途数里,香气袭人。

还有高山玉兰,婷婷玉立,花朵大如手掌,花色有嫩黄、浅红,高出于灌木之上,或生长于流泉之畔;或斜倚峰壁之间;或回首凝眸于道旁,淡雅高洁,惹人喜爱。

[]主要古树

三清山的古树名花是三清山景区自然景观四绝之一,植物资源异常丰富,可谓天然植物园,而且这些树的树龄动辄数百

年,树龄上千年的同样比比皆是。根据调查鉴定,三清山的珍稀树种有三清松、白豆杉、香果树、华东黄杉、华东铁杉、福

建柏、木莲、高山黄杨等。这些多为国家保护树种,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,而且有很高的观赏价值。

三清山的历史

三清山的兴衰沉浮,始终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。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,葛洪在三清山拥有特殊地位。 据史书记载,东晋升平年间(357-361) 年,炼丹术士、著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,著书立说,宣扬道教 教义,鼓吹“人能成仙”,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。尤其是那口丹井,历时一千余载,依然终年不 涸,其水汪洌味甘, 被后人称之为“仙井”。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“开山始祖”,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。 时至唐朝,道教被朝廷奉为国教,士穿行往返于大江南北,三清山的道教也随之兴盛起来,香火不断,朝山香客络绎不绝。唐(周)圣元年(639)年,朝廷为了加强统治,割衢州须江(今称为江山市)之南乡、常山之西乡和饶州弋阳之东乡,设玉山县,遂将三清山划为玉山县所辖。其后,方士将化缘所得,在葛洪结庐炼丹之处营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–老子宫观(此观被称为“三清福地”),进一步巩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。 北宋宁真宗笃信道教,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。此时,在三清山一带开始出现成批 的道教建筑。方士们为了纪念葛洪开山之功,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观,内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书石像;同时建起的还有福庆观、灵济庙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方士们在天门峰的悬崖之上,用天然花岗岩雕干砌成一座六层五面的风雷塔,此塔历尽千年风雨,至今巍然不动,被誉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中的一颗灿烂明珠。 元时,朝廷把道教当作控制汉民族的思想武器,道教进一步受到重视。此时三清观内出现了 信奉全真派的方士(出家), 他们专门从事道教活动,多时达几十个人;更多的方士则信奉正一派派(不出。家),他们受道教经典戒规约束,谙熟各种醮祷仪式,在民间从事道教活动:一为从事阴事,超度亡灵, 如做功德、关殓等;一为从事阳事, 如打醮等。据元人鲁起元在《游三清山记》中说 , 此时三清山正在大动土木,扩建三清观。观内供奉石刻石仙君、葛仙翁、李尚书、金童、玉女、潘元帅神像;山上景物、地点也以道教称谓命名,如仙人桥、雷公石、判官石等等。 明太祖朱元璋特别推崇道教,张天师为全国教主,贵溪龙虎山遂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。三清山距龙虎山仅300里,近在咫尺,传教、化缘的方士来往频繁,联系也极为密切,三清山的教务活动几乎直接在张天师控制之下进行的,此时山上朝拜之风极兴盛,散居于赣、浙、皖、闽的方士和信徒,每年的八九月份,都要组织香会“一年朝三清,一年朝少华”。他们结队而行,以三清神像和旌旗开道,点燃香烛,抬着猪牛羊各种祭品,并鸣三眼铳助威,配以鼓乐,吹吹打打,浩浩荡荡向三清山进发,每日多则上万人,少则几千人。 明朝为三清山道教活动的鼎盛时期。山上的道教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。至景泰年间,山上已经建起龙虎殿、方士羽化坛、玉零观、纠察府、演教殿、九天应元府、潘公殿、方壕上、天门石坊、飞仙台、流霞桥、石阶“众妙千步门”、“冲虚百步门”等建筑,并重建三清观,改建三清宫。明代的宫宇建筑十分独特:前后两进,座北朝南,以山上花岗岩雕凿干砌而成,石梁石柱,四周配以石墙,内供玉清,上清、太清三尊石雕石刻神像130尊,摩崖题刻45 处

为什么人死后要在墙上挂菩萨或者三清?

这是祈祷:三清祖师,超度亡者,不堕地狱,脱离苦海,投生善处!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